第一代DM混动系统 混动技术路线概览

1,358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引用来自:混动百科 | 万字长文解读「比亚迪DM混动系统」

来自:电动邦
作者:王元祺

从2003年落下第一颗棋子,到2021年的大局已定,比亚迪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战略目标,这就像已经完结的漫威宇宙第一阶段,口碑和票房做到了双赢。今天就让我们好好来聊聊比亚迪的这套「DM混动系统」(Dual Mode即双模技术,也是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平台)。

第一代DM混动系统 混动技术路线概览

比亚迪DM混动系统的技术路线概览

第一节:第一代DM混动系统:国产插电混的启点

第二节:第二代DM混动系统:性能趋向,542战略

第三节:第三代DM混动系统:补全短板,提升性能

第四节:第四代DM-DM-i&DM-p混动系统-双平台战略

第五节:比亚迪DM双平台战略总结

第一节:第一代DM混动系统:国产插电混的启点

早在2003年比亚迪就开始投入人力物力研发「插电式混动系统」,5年之后便推出了「第一代DM混动系统」,并且搭载「比亚迪F3DM」上(2008年12月15日正式上市)。而「比亚迪F3DM」的历史意义在于:

第一代DM混动系统 混动技术路线概览

1. 将「插电式混动系统」正式带入了混动汽车的主流市场:相比此前提到的长城和吉利,比亚迪基本的混动技术基本没有离开过「插电式混动系统」的概念,所以,至少在这项技术决策上,没有绕太多的弯路;

2. 将一种新双电机架构的技术理念量产化:这句话比较难理解,所以我们就来看看「第一代DM混动系统」的技术特点。

第一代DM混动系统 混动技术路线概览

「第一代DM混动系统」的设计理念主要以节能为技术导向,通过双电机与单速减速器的结构搭配1.0升自吸三缸发动机,实现了纯电、增程、混动(包括直驱)、三种驱动方式。「第一代DM混动系统」的结构属于经典的「P1P3电机架构」:

  • 1.「发动机」与「发电机」(P1电机)直接连接;
  • 2.「驱动电机」(P3电机)位于「离合器」后;
  • 3. 通过「离合器」可控制「发电机」(P1电机)与「驱动电机」(P3电机)耦合;
  • 4. 所有的「功率流」最终通过「减速器」传递到「输出轴」驱动「车轮」。

「第一代DM混动系统」同样有四种基本的驱动模式:

第一代DM混动系统 混动技术路线概览

· 纯电模式:「发动机」不启动,「离合器」分离,「驱动电机」驱动车辆;

第一代DM混动系统 混动技术路线概览

串联模式(增程模式):「发动机」启动带动「发电机」发电供给「电池」,「驱动电机」驱动车辆;

第一代DM混动系统 混动技术路线概览

· 并联模式:「发动机」启动且「离合器」耦合,此时「发电机」和「驱动电机」同时做功,共同驱动车辆;

第一代DM混动系统 混动技术路线概览

· 动能回收模式:「离合器」断开,「驱动电机」回收动能。

此外,「第一代DM混动系统」为巡航时的特殊工况,还设计了两种巡航模式:

第一代DM混动系统 混动技术路线概览

· 巡航直驱模式:「离合器」耦合,「发动机」直驱车辆,「发电机」和「驱动电机」不做功;

第一代DM混动系统 混动技术路线概览

· 巡航发电模式:「发动机」启动,「发电机」发电给「电池」充电,「离合器」结合驱动车辆,而此时「驱动电机」不做功。

第一代DM混动系统 混动技术路线概览

第一代DM混动系统工作原理(动图)

「第一代DM混动系统」的「发动机」最大功率为50kW,「发电机」峰值功率为25kW,「驱动电机」峰值功率为50kW。整套系统相互匹配,实现了纯电百公里电耗16kWh/100km,综合工况油耗2.7L/100km的成绩。有趣的是,「第一代DM混动系统」虽然为插电式混动系统,但却和纯电汽车一样,配有快充接口,可以在10分钟内充电50%。

不过「第一代DM混动系统」也并非没有缺点,比如:

1. 传动平稳性差:由于「输出轴」和「主减速器」之间采用链传动,成本高,易磨损,传动平稳性差,有额外的振动和噪声;

2. 动力上限低:而且受限于当时的成本,配备的两个「电机」和「发动机」的功率小(电量充足时,最大总功率在80kW左右),百公里加速时间10.5s,动力弱。此外,由于「驱动电机」直连「输出轴」,最高车速受「电机」最高转速限制;

3. 车价高:「比亚迪F3DM」比燃油版要贵8万左右等。

第一代DM混动系统 混动技术路线概览

两者的相近之处,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看出

但我们不得不否认「第一代DM混动系统」的历史意义,这套早于「本田i-MMD混动系统」(2012年上市)的混动架构,不仅影响到整个比亚迪的未来,也是整个混动汽车行业的里程碑,而且,「第一代DM混动系统」的技术理念,至今仍在发光发热,在此后「比亚迪DM-i混动系统」中,我们会来详解。

正文完
 
评论(没有评论)
验证码